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长城网雄安频道

当前位置: 雄安新闻

示范带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中规院院长杨保军解读雄安主城区两规划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孙文宾 霍少轩
2020-01-21 14:08:00
分享:

视频丨中规院院长杨保军解读雄安主城区两规划

  长城网雄安讯(记者 孙文宾 霍少轩)日前,经党中央同意,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起步区控规》与《启动区控详规》)。

  起步区作为雄安新区的主城区,肩负着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承担着打造“雄安质量”样板、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历史使命。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

  如果说之前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是蓝图,此次批复的两个规划则是“工笔画”,向世人揭开了雄安新区最核心区域的面纱。启动区和起步区如何高标准开发建设,如何创造“雄安质量”,示范带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呢?让我们来听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的解读。

雄安新区起步区规划鸟瞰图。

  记者:启动区如何高标准开发建设,如何创造“雄安质量”、示范带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杨保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起步区中率先建设区域,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肩负着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大家对启动区的规划建设都非常关心,怎么起好示范作用,我认为应该要达到四个“新”:第一“新”是通过启动区的建设,要确立一个新标杆,也就是在新时代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我们所期盼的好城市;第二个“新”应该创立新品牌,因为这是党中央决策的,是要在全世界有一定的影响,要引领我们生态文明时代;第三个“新”是要培育新动能,也就是要告别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的来获得增长;最后一个“新”是要树立新形象,过去往往认为高楼大厦、立交桥、宽马路这些代表了现代化城市,我们要打破这种有一些偏误理解。

  四个“新”概括起来,就是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对雄安新区的一系列的指示要求。首先是要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十六字方针,在雄安各个层次的规划中都必须贯彻落实。

  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起步区中率先建设区域,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肩负着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启动区控详规》的编制工作与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是平行开展、同步推进。我们秉承开门编制规划的原则,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不断吸纳借鉴各家方案的亮点精华,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同时吸纳和落实国内在多个领域的新理念和新发展要求。目前的成果内容充分汇聚全球智慧,体现了世界眼光。

  启动区坚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质量提供公共服务,高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快速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载能力,着力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资源重要集聚区和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形成一整套先进、系统、可借鉴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全面展现新区雏形和阶段性成果,为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区提供示范。

雄安新区起步区公园建设意向图。

  记者:启动区将打造怎样的空间格局特色?

  杨保军:顺应自然、随形就势,依托淀泊、绿廊、水系,构建以“秀林、绿谷、淀湾”为骨架的生态空间结构。延续起步区“北、中、南”功能分区结构,通过南北向中央绿谷串联,集中布局城市核心功能。以“双谷”生态廊道为骨架,以城市绿环串联六个社区,形成“一带一环六社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在功能布局上,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落实功能混合、职住均衡、相对集中要求,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形成总部区、金融岛、创新坊、淀湾镇等7个特色产业和创新片区。

  启动区规划传承中华营城理念,坚持平原建城原则,以蓝绿空间为骨架,以模数化格网为基础,构建秩序规整、平直方正、窄路密网的街区格局。按照宜望淀、慎临淀、禁入淀的原则,区分核心、外围和临蓝绿空间三个类别,因地制宜进行片区高度控制。

  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来说,其实最关键的核心内容最好是要落到空间上,所以说空间布局是重中之重。根据我们的研究,创新人群对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特别在意,他们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工作,往往是在工作中就要享受生活。因为他主要工作是创新,好的生活和环境,能够激发他的创新的灵感。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在启动区的规划中就考虑,要创造未来的生活肯定要有一个价值取向,就是结合新时代要求加以创新。

  中国人有一个哲学观,就是人和自然尽量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意味着人跟自然的关系要高度和谐。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就意味人工建造的环境要跟自然的环境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我们在这块土地反复踏勘了,虽然是平原,但它是微微的北高而南低。我们因地制宜,就是说不要把它当成平地来对待,而去了解它细微的差别。结合北高南低、中间有谷这个情况,在规划中我们就把一个生态本底的骨架搭起来了。骨架概括起来就是北边是秀林、中间是绿谷、南边是淀湾,这就有三个很明显的特质。在这样一个大的骨架下,我们安排了六个片区,用创新的街坊,再用一个步行的绿带,把六个片区贯穿起来,给大家形成一个很好的步行的环境。这样在生态本底下,开放空间的系统就显得很灵动了。

  在功能布局上,这一次的新理念就是尽量的让功能混合起来,尽量的做到职住均衡,减少大家不必要的长距离出行。每一个片区我们不是用纯净的功能,而是提倡一个主导功能,但其他的商业、文化、娱乐、休闲。这些都要配。也就是说,以社区作为一个单元,让给居民最大的便利度,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格局。

  我用一首诗来表达将来对蓝绿空间的特点:环淀平林杂锦英,沿溪芳草绿横生。遥看白鹭正飞处,佳气葱葱风物新。

  春天万物复苏,绿色染遍大地,我对它的描绘是“环淀平林杂锦英”。绕着白洋淀附近,又是在平原,会有很多的秀林、高大的树木,秀林还夹杂一些自然的不是人工雕琢的花,所以它是“平林杂锦英”。“沿溪芳草绿横生”,这什么意思?这是一种生态的理念。沿着大小不同的小溪溪水边上有很多的草,不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城市里头那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这些草培育出了一种生景,让水生动植物能够生长很多。“遥看白鹭正飞处,佳气葱葱风物新。”这是我对未来场景理解。因为白洋淀治理好了以后,就会引来白鹭。因为白鹭要去觅食,整个场景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白洋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芦苇荡这个景。芦花盛开的时候,有一句词叫“秋芦盛雪”,芦花飞舞的时候就跟雪一样,是很有意境的。

  我们期待着将来到雄安创业、实现自己抱负的人,能够在这样的富有诗意的环境下生活,借此激发他们无限的创新的灵感,这是我们的期望。

雄安新区起步区特色空间意向图。

  记者:启动区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做到宜居宜业?

  杨保军:如何做到宜居宜业,就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过去我们也提以人为本,但是把人当成一个均质化的人,没有把它具体化、鲜活化。怎么才叫具体化?我们就要去看我们所吸引来的是怎样的人群,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

  从北京疏解过去的,是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央企总部、银行等等这几类人群。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是以白领为主,相当多的还有个国外的背景,是以年轻人为主。疏解过去的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话,这个城市就很有活力。这些人对生活的品位是很看重的,他们对个性化的、特色化的、参与式的、体验式的这些场所和活动更加热衷。

  针对来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马上就想到两个问题,他要能够在一个地方安安心心工作,那就必须考虑家庭的顾虑了。上有老、下有小,这批人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很看重。因为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所以教育资源如何他们很关切。再就是父母,由于他们自己工作比较忙,特别是创新的工作,有的时候是不分上下班。所以说,父母有没有比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对他来说也最关键。如果你把老人的医疗以及小孩的教育给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满足他自己的工作、生活、交往。基于这些,雄安恰恰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来着手的。

  应该说河北医疗、教育资源不是特别的优良,怎么办?按照这个区域协同的思路,由北京和天津给一些良好优良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的资源,作为一个先期进驻的项目要落地的。其次。我们要为他们量身定做,就这些方便的、亲切的、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包括商业。我举个例子,有些人他们经常要聚会,他们不太讲究奢侈,但是他要讲究品位,要风味餐馆,就希望在一个不附近的不远的地方能够有选择的来品尝川菜、湘菜、东北菜、北京菜、西餐、料理等等多样化的饮食,价格适中,不是太低但也不是太高,这才是这些人所需要的。所以说如果真正能够在这些细节方面体现以人为本,那么这个城市就能够让他们住的安心、舒心、开心。

关键词:雄安新区,雄安质量,中规院责任编辑:霍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