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北侧。秦永彪 摄
长城网雄安讯(见习记者 刘师豪)记者在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工程现场采访时了解到,泵站工程日前已经通过合同完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这标志着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永久性水利工程正式完工,该工程也成为了雄安新区今年谋划实施6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最先完工的项目。目前,泵站的观光平台、道路绿化等配套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
白洋淀引黄泵站项目现场负责人林辉介绍,工程运行后,泵站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白洋淀补水长效机制也初步建立,每年可向白洋淀补水1.1亿立方米,确保白洋淀达到区划水位,让白洋淀的水多起来活起来。
林辉说:“泵站的外观设计带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寓意,在建造上利用新型建筑材料营展现出直瀑的样式,犹如黄河之水从天上滔滔而下。从远看,泵站的主体就像一挂飞流直下的瀑布。”泵站现场,穿越482公里奔流而来的黄河水,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正源源不断地输入淀区,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这是继今年2月白洋淀首次引黄补淀输水后再次补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水线路,在保证项目如期高质量完工的前提下,创新性采用临时措施,启动三台水泵进行补水。”雄安集团生态公司水务事务部负责人柯雄峰说,截至目前,白洋淀引黄泵站今年补水量已达7200万立方米。
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主厂房。秦永彪 摄
柯雄峰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泵站实体工程与5D施工BIM模型同步建立,对泵站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及环境影响进行全要素智能化管理,对泵站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在泵站中控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运维管理平台,对泵站运维,包括计划管理、执行管理、人员物资设备管理、风险管理等,进行精细化管理。
省水利工程局现场经理黄昭介绍,进入运维阶段后,管理人员还可通过手机APP,远程实时查询泵站运行情况,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平台会第一时间自动报警
早在勘察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就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步开展数字化设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BIM数字化技术,精确构建项目全场实景三维模型,对拟定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比选。
在设计工作完成后,设计单位将全部设计成果以数字化形式交付雄安集团生态公司。除传统的二维设计成果外,还包括全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构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均按照统一的编码和命名标准进行逻辑关联。点击某一模型构件,如水泵,挡墙,闸门等,就能快速查到与之相关的全部设计成果。
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交付,不仅优化了设计方案、避免了设计缺陷,减少了设计变更,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工程投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白洋淀引黄泵站也因此成为雄安新区首个实现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交付的创新示范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