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孙文宾 摄
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孙文宾)8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雄安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及成就展示。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共服务局局长傅首清分别回答了有关提问,重点发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本场发布会主题为“雄安:坚守初心 奋勇担当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未来之城’”。田金昌介绍,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常态化到新区调研指导。全省各地各部门从政策、产业、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和直接责任,坚守初心、担当作为,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田金昌介绍,两年来,新区各级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担当尽责,3000多名干部长期驻村、节假无休、服务群众,形成了干群一心、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目前,新区已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下一步,我们一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担当实干、拼搏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创造“雄安质量”,向党中央和全国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随后,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新华社记者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也是雄安新区的首要功能定位,现在进展如何?
田金昌回答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我们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第一,打造优质承接环境,优先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条件,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借助京津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新区55所学校、48家县乡医疗机构与京津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北京帮扶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方面,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先后有20余家央企、40余家金融机构、10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新区。截至目前,登记进驻雄安新区的企业已达3069家,大多来自北京。第三,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重点加强与北京的同城互联。京雄铁路和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序推进,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积极谋划推进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下一步,雄安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对接疏解需求,科学规划功能布局,不断提升雄安新区的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雄安新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功能。
长城新媒体记者问,大家对白洋淀的环境治理可能最为关注,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都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有哪些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
傅首清答道,河北省和雄安新区始终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新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控源、截污、治河、补水为重点,统筹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持续推动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实现“双下降”,白洋淀湖心区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淀区水域面积逐步扩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制定3个工作方案,明确了白洋淀治理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洗脸工程”和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整治“散乱污”企业1.3万家,治理有水纳污坑塘606个。谋划实施6大类45个白洋淀治理工程项目,拟于2020年底前全部完工;78个淀中村、淀边村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下一步,雄安新区将统筹推进白洋淀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重大项目,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加快实施白洋淀78个村垃圾、污水、厕所改造一体化项目。持续开展“走遍雄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提升年活动,狠抓责任和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河北日报媒体记者问,一系列重大项目已启动开工建设,目前建设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领域将要启动开工建设?
田金昌答道,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在规划编制的同时,我们就有序实施了一批前期项目、基础项目,比如环境治理项目、造林绿化项目、外围交通项目等,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基础、做准备。今年以来,随着新区一系列规划的相继出台,新区已经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聚力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容东片区、高铁站片区、启动区、起步区四个重点片区建设。今年谋划实施的69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区内及对外连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13个、水利及防洪工程项目7个、公共服务及配套保障项目12个。目前,这6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紧锣密鼓谋划推进,按程序逐项倒排时间节点,加快编制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并联办理相关手续,全力加快推进实施步伐。
人民网记者问,雄安新区在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傅首清答道,雄安新区承载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重任。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雄安新区结合自身实际,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审批局模式改革,实现了审批监管相分离。具体来说,在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面,集中打造“1+4+5+6”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模式,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模式、提倡“四个一”政务服务、实现“五个最”目标、推动“六化”改革。目前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建设已经拉开序幕,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枚印章管到底”行政审批局模式,营造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按照“放管服”要求持续深入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可持续的政务服务雄安模式。
河北电视台记者问,《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日前对外进行了公示,雄安新区的城市设计是如何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
田金昌答道,雄安新区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起步区控规和启动区控详规于今年6月1日正式公示,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城市设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贯彻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一流”:一流的目标,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创意,一流的融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丰富的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与发展经验应用到未来之城建设中,实现城市规划与建设、古今中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的有机融合。我们相信,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壮丽蓝图,一定会变为一座未来之城、典范之城,为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提供示范和样板。
中国雄安官网记者问,在现阶段征迁安置工作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留住雄安乡愁?
傅首清答道,做好新区乡愁文化保护和利用,对于建立文化自信意义重大。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创造雄安质量、打造雄安标准”的总体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雄安乡愁文化保护和利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全域普查,区、县、乡镇、村、组五级联动,摸清了新区乡愁文化基本底数,截至目前共登记物质类乡愁遗产2367处,非物质类186项。二是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乡愁点,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规划条件,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乡愁保护专项规划,纳入规划建设工作中。三是多措并举,努力做好乡愁文化保护与传承,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首批即将搬迁的村庄内物质类乡愁遗产进行保存现状的复核调研,委托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收集和整理乡愁物件、确认和落实乡愁空间元素、筹建乡土记忆馆等工作。积极探索“留住乡愁”数字化展示、管理与服务手段。
新闻发布会上,田金昌、傅首清用详实的事实数据和相关事例,展示了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守初心、担当作为,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创造“雄安质量”,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会前,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宋文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郜世泽,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记协专职副主席董福印等与新区领导田金昌、傅首清、边建国等同志会谈,并共同参观雄安新区成就展示。成就展示与新闻发布会同时举办,展览区域分为主题展板、形象展示区、创新成果展示区等板块,展示了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在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白洋淀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