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各参建单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到建设雄安的队伍中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推动新区尽快显雏形、出形象。
综合管廊是提升雄安新区城市承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直接关系新区其他工程能否如期实施。如何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怎样创造“雄安质量”,把启动区综合管廊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每一位中交二公局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上官博士:以“赶考”姿态砥砺前行
上官博士加入项目6个月以来,主要负责方案符合验算、设计图纸深化研究等内容。雄安新区长节段、大吨位整体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示范工程自3月15日进场施工,9月底前完成铺设。在不到七个月的时间内,开展国际首创的廊上架廊施工工艺示范应用,极具挑战性。
上官博士针对廊上运廊、廊上架廊、管廊运输等各种工况进行深入分析、多次复核验算,同时细致研究施工图纸、对多个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化设计、节段划分、整体节段布设,并进一步丰富充实研究成果,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可靠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上官博士有感而发:“年轻一代要发挥艰苦奋斗的‘赶考’作风,奋发有为,不舍寸功。一个理想城市的建设前路漫漫,责任重大,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屈海燕:我想告诉孩子,奇迹从何而来
中交二公局女作业班组长屈海燕是大家眼里能带兵打胜仗的“女将军”。她负责的管廊预制工作是一块“硬骨头”,管廊断面尺寸为13m,高度为8m,节段长度为8m,项目严格要求端面平整度保持在3mm,并且需要预制不同尺寸满足曲线段的安装。规模如此大的断面尺寸预制工程是国内首例,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这对于中交二公局而言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技术层面的一次挑战。
面对这块“硬骨头”,屈海燕持续奋战在项目的一线,在模板组拼过程中全程跟踪、认真学习模板操作,在浇筑过程中研究混凝土振捣工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142节管廊预制工作。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屈海燕的工友们评价她“拿着杨家枪就能挂帅”。但其实,屈海燕也是一个普通妈妈。临近九月,开学在即。屈海燕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告诉孩子不能陪他一起去新学校了,但项目完成后一定会陪他出去玩。屈海燕说:“这几年大家都爱说‘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但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奇迹从何而来,奇迹是每一个像他妈妈这样的人奋斗而来的,我希望我能成为他的榜样。”
于海波:我能做的就是认真、再认真
“其实我的工作很简单,我能做的就是认真、再认真。”于海波说。作为一名中交二公局的技术员,他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刁钻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管廊底部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度问题?如何在保证砂垫层平整度达到要求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如何控制管廊安装的纵坡与线性?解决这些艰涩难懂的问题就是于海波的工作日常。
于海波戏谑地说自己的工作很简单,但大家都知道,他的每一步前行,都有可能为整个项目带来巨大的改变。“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并不是一句口号,对于于海波而言,更是一种信念,于海波在这个“简单”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如今,雄安新区各参建单位的每一位建设者都在坚守岗位、砥砺前行,付诸汗水与青春,让在建项目在这座“未来之城”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