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5月22日讯(记者 霍少轩)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地处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素有“天然物种博物馆”之称,近年来,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保障了生态水位和丰富的植被,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春季是鸟类繁殖的季节,很多迁徙到白洋淀的鸟类都愿意在这里筑巢产卵。”安新县爱鸟志愿者韩战桥说:“我最近就在孝义河河口湿地发现了不少鸟蛋,不过一些因为受到外界影响不能顺利孵化,这些弃蛋经过照顾,现在已经有几只小反嘴鹬、黑翅长腿鹬顺利出生了。”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鸊鷉鸟巢。
5月11日上午,赵文田像往常一样在马堡村湿地公园遛弯儿,看见路边草丛里有动静,便上前查看,发现是一只大鸟,而且明显看到有人靠近也未飞走,赵文田就知道肯定是受伤了,于是将大鸟从草丛中抱出来,随即联系了派出所以及镇政府。经安新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确认,这只野生鸟类名叫夜鹭,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周边出现了不少之前没有见过的鸟儿,这只我也叫不上名字,平时并不常见,之前村里头也一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就想着赶紧联系,让它尽快得到救治。” 赵文田说道。
作为一名老党员,赵文田虽行动多有不便,但看到受伤的大鸟并未置之不理,让夜鹭得到了妥善救助。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以及“爱淀、爱鸟、爱秀林”等活动的开展,群众爱鸟护鸟的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凤头鸊鷉雏鸟出壳后,钻进“父母”后背里,像乘坐“水上摇篮”般穿梭于芦苇荡中。
据安新县自然资源局监测,目前野生鸟类种类达23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约3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即大鸨、白鹤、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黄胸鹀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代表种类为䴙䴘类、雁鸭类,包括小天鹅、白额雁、苍鹰、长耳鸮等。珍稀濒危动物包括青头潜鸭、白鹤、东方白鹳、鸿雁、大鸨、田鹀、大鸨、灰鹤、白琵鹭、小天鹅、大天鹅、鸳鸯等。
据了解,今年春季鸟类迁徙期间,安新县重点进行了野生鸟类迁徙、科研监测等工作,采取官方和民间协调联动的方式,广泛联系摄影爱好者和热心群众,参与到鸟类科研监测工作中来,截至目前,今年已经进行了数百次的科研观测和拍摄取证。工作人员对巡查过程中观测和拍摄的各鸟种,以及摄影爱好者和热心群众提供的鸟类信息和图片,进行了识别、存档,对有科研价值的鸟种进行了再次寻找、跟拍。
记者从规划建设局了解到,目前新区已经编制了雄安新区鸟类栖息地修复方案,针对白洋淀全域进行鸟类栖息地的总体修复安排。同时编制泛鱼淀南侧鸟岛工程规划,研究堆筑滩涂鸟岛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编制白洋淀中部鸟类栖息地概念规划,对白洋淀中部区域进行了详细规划。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在芦苇荡边驻足小憩。
经过近年来退耕还淀、环境治理和生境修复,大力开展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藻苲淀退耕还淀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一期等生态修复工程,白洋淀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今年冬春季节白洋淀已吸引了大种群数量的青头潜鸭、小天鹅、灰鹤等多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来此栖息,重现了华北明珠、鸟类天堂的盛景。
“目前我们正计划对白洋淀开展全面本底调查,摸清生态环境水平、生物多样性水平、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地分布,明确白洋淀湿地建设保护工作目标,并对下一步工作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谋划规划,以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继续推进白洋淀保护修复及动态监测。”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同时按照新区规划建设进度,选取适宜开展工程项目的地块,逐步开展鸟类栖息地建设工作,吸引鸟类,提升鸟类种类与数量。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与生态环境局强化配合、分工合作,切实做好鸟类保护监管职责,同时,也要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新区鸟类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