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造林工作启动,打造“半公园式”秀林景观;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正在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把好第一道关……进入2019年的冬季,雄安新区这座千秋之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雄安新区坚持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主题教育与新区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打造蓝绿交织的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来部署,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任务、具体举措、具体要求,在“千年秀林”、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预计在今年年底,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造林面积将达三十余万亩,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白洋淀主要入淀污染物在实现“双下降”的同时,湖心区水质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淀区水域面积逐步扩大。
看雄安,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画卷,正在成形!
数字森林护航“千年秀林”
“这两年林子里的鸟越来越多了,如果你现在去‘千年秀林’那块儿住一宿,第二天早上你保准会看到黑压压一片的鸟群从林子里腾起,我觉得再过个一两年,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也会出现在林子里了。”刚从“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现场回来的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石其旺对我们说道。
“千年秀林”工程自2017年11月启动至今,已完成造林面积17万余亩,栽植苗木1200多万株,目前已初具规模。
“17年我们种了一万亩,18年我们又种了十万亩,今年我们计划完成造林二十万亩!”石其旺对记者说道,“我们种植的种类不止是乔木,而是乔灌草兼备的一整套复层群落结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森林,实现我们建设近自然林的目标。”
什么是近自然育林?石其旺介绍到,所谓近自然育林,实际上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功能完备并能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育林理念和技术操作体系,具体来说,异龄、复层、混交是近自然育林的一大特征。
所谓“异龄”,就是在造林过程中,选择不同树龄的苗木。比如栽种油松,既有一两年生的幼苗,也有胸径超过十厘米的多年生青壮树苗。“复层”主要指一块林地内,既有高大乔木、又有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并且不同于以往的植树方式,“千年秀林”采取曲线栽植,几乎没有邻近的3棵树处在一条直线上,成为一片“看不透”的林子。“混交”则侧重在一个片区内选择多个适宜混生的树种,不造单一树种的纯林,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调查研究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种植之前,我们邀请了行业专家进行调查论证,既选择国槐、柏树、白皮松这样的优良乡土树种,又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保证我们的林子有比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抵御病虫害。”
未来,新区规划森林面积约86万亩,森林覆盖率40%。其中,规划建设用地外,集中林地斑块约58万亩,农田林网和环村林带约5万亩;规划建设用地内,森林类型的城镇绿地约23万亩。
面积这么庞大的森林,又该如何监管维护?
石其旺表示,基于RTK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森林大数据系统是他们解决“千年秀林”养护问题的利器。所谓RTK指的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在每一棵树苗栽种伊始,都会生成独一无二的坐标,这棵树从哪来、什么品种以及它的养护情况,都会被一一记录。“我们还开发出了一套软件,我们的护林员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将通过软件记录好树木的养护信息,以方便我们的动态监测。”
“千年秀林”,这片守护未来之城的绿色森林在茁壮成长的同时,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森林”也在不断生长。
生态修复擦亮“华北明珠”
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的发展目标,如果说“千年秀林”是雄安新区的绿,那白洋淀则是雄安新区的蓝。
乘船驶过白洋淀十月的湖面,能看见碧蓝的天色倒映在平静开阔的水面,当船驶入芦苇荡,被马达声惊起的野鸭掠过水面,一头扎进苇丛。眼前的光景与两年前大不相同。
白洋淀,位于畿辅之南,九河下梢,是由府河、潴龙河、瀑河、孝义河、漕河等多条河流汇入而形成的草型湖泊湿地,素有“华北之肾”的美称。但是由于近些年上游来水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淀区内围堤围埝阻隔,原本的湿地生态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淀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雄安新区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将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扎实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确定了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攻坚、纳污坑塘整治攻坚等六大专项攻坚任务,“铁腕”治污,整治“散乱污”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白洋淀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水质改善、水面恢复、生态修复等方面综合施治,其中水质改善首先要从外源和内源治理两方面下功夫。我们正在实施的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就是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把好第一道关,重点做好上游来水的水质净化工作。”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水环境项目协调人彭战旗向记者介绍。
彭战旗所说的府河、孝义河是白洋淀两条主要有水入淀河流,之前因常年承接上游污水处理厂尾水和部分直排污水,污水便随着河流进入白洋淀的藻苲淀和马棚淀,给白洋淀生态带来破坏。新区设立以来,随着上游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上游来水水质正在持续改善,但府河、孝义河仍是白洋淀外源污染物的主要输入来源。
“入淀口湿地是府河、孝义河入淀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将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域,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彭战旗介绍,两个项目实施完成后,共计会为白洋淀恢复超过600公顷的湿地面积,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和处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态湿地之一,两个项目的日净化处理水量分别约为25万立方米和20万立方米,来水经过湿地净化提升后,入淀水质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在河道和湿地建立流速、流量、水质等自动化监测设施,以及湿地配水系统自动化监控设施,监测监控数据纳入新区智慧化监管平台,结合湿地前置生态塘系统,还可在来水突发水污染事故时发挥一定的应急处置作用。
“常言道,流水不腐,两个河口湿地作为在入淀口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淀还湿先行先试工程,未来在藻苲淀、马棚淀的主淀区退耕还淀全面实施后,将向其主淀区全面配水,有效提升淀区水动力条件,恢复淀区水生态环境。”彭战旗介绍。
外源污染得到控制了,内源污染又该怎么治?
由于历史原因,白洋淀底泥中沉积了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盐,沼泽化趋势明显,严重影响了淀区的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雄安新区推动上下贯通联动,积极推进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
目前,雄安新区正积极推进白洋淀78个淀中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采取应急设备处理、导流收集、外运处置等多种办法,对78个淀中村的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全收集、全处理,使淀区内的污染物就地减量化,逐步实现村中生活垃圾的污水不再直排进入淀区。
在白洋淀南刘庄和采蒲台区域开展底泥污染治理试点项目,新区科学决策,运用生态清淤、活水循环、原位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多种内源治理技术,探索适合白洋淀底泥污染的治理方案,最终确定适用于白洋淀淀区的内源治理方式。
新区将坚持把绿色作为“雄安质量”的普遍形态,把加快生态修复,拓展蓝绿空间等纳入绿色生态指标体系中。
水清树绿改善民生
修复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在根本上是为新区人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开展主题教育是雄安新区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为人民谋幸福的内在要求。”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同时,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雄安集团所主导的‘千年秀林’项目积极吸收当地村民参与植树造林,逐步将部分村民转变为新区林业产业工人,村民除了参与植树造林的收入外,每亩地每年还有1500元的土地收益金,农民可从造林护林中切实获得收益。”石其旺向记者介绍,除此之外雄安新区还专门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项目资金管理平台系统,对项目专项资金流向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专款专用,防止出现层层分包、层层转包、层层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千年秀林”,正努力建成一片让人民群众呼吸得更好、口袋装更饱的共建共享森林。
10月20日,在白洋淀采蒲台清淤试点工程现场,一台大型绞吸清淤船正在紧张地作业,和绞吸船相连接的,是一节节由浮箱固定着的密闭排泥管,但是在作业现场,并没有恼人的噪音和难闻的异味。
“绞吸船的绞刀可下沉至水面以下底泥里,在绞刀外围还设置了防逸罩,确保在绞吸淀底淤泥的同时,污水不会溢出和影响周边水体,最大地降低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干扰群众的生活。”项目现场的施工人员解释,绞吸上来的淤泥将通过密闭管道运送至淤泥处理地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较大异味,影响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除此之外,按照新区推进主题教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要求,新区的建设者们在细节上可没少“动心思”。
“之前淀区的居民为了方便过河,自行在河道里搭设了桥梁,但是这些简易的桥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恶化了河流的水动力条件,形成多处淤积垃圾的死水区。”彭战旗说,为了满足河道综合治理和水动力条件恢复,需要拆除群众自行搭建的简易桥,以及河道内其他阻水设施、清除河道沿岸和河底垃圾,为此还专门改建5座桥梁,这样既保障了居民出行需求,又排除了安全隐患。
主题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雄安新区的建设者们正在把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雄安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