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基本形成绿色空间骨架
“未来之城”雄安展现壮美生态画卷
“看雨后雄安的星空”“粉黛盛开,金滩的秋天是粉色的”“我们是种树人”……在中铁十八局雄安造林项目经理王磊的朋友圈里,满满都是雄安的“素颜美照”。
2017年,雄安新区率先启动重大绿色基础设施——“千年秀林”工程,同年11月,建设者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一区造林工程中,种下了第一棵油松。王磊,正是第一批到雄安植树造林的“建设铁军”之一。
“6年的时间里,看着新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看着自己和同事一起栽下的树茁壮成长,我觉得十分自豪。”王磊告诉记者。
探索务实高效的植树造林模式
时值六月,骄阳正盛。雄安“千年秀林”内,白色的丁香花团锦簇,黄色的山杏缀满枝头,紫红的桑葚娇艳欲滴,到处弥漫着花果的香气。记者登上秀林驿站二层平台,放眼望去,成片的绿色苗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
在秀林驿站,王磊回忆起初到这里时的场景。和他一起来到这里的同事,都是擅长修高铁、建大桥、铺公路的建设铁军。常年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造林项目。
“虽然是第一次,但我们通过划分片区、倒排工期、组织培训、实施奖罚等措施,逐步摸透了从苗木进场、报验、栽植、支撑到大数据录入、后期养护等一系列作业流程,并探索出了一套务实高效的管理模式。”王磊说。
一边摸索学习掌握技能,一边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例如,他们研发出了一款移动地图,将林区图纸与地图软件中的自带地图进行匹配,实时显示苗木种类、规格、数量和人员所在位置以及各个种植细班的边界划分,解决地块中没有既有道路导致大家常常迷路的问题。
王磊和同事们还不断钻研,编订实用创新手册,涵盖手持绑扎工具、单杆支撑钻孔器等5项工具创新和标牌固定法、旋耕机除草法等9项工艺创新。他们还引进自动化栽植机,省去了人工运苗、打坑机挖穴、人工栽植等环节,极大地提高了栽植效率。
“一树一码”实现科学植养
雄安新区的“千年秀林”并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而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配得上“未来之城”、记得住乡愁的“千年秀林”,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呈现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千年秀林’项目坚持‘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因地制宜选择乡土、长寿、美观的树种。同时,我们坚持增绿不移绿,选用苗圃苗、原生冠苗,采取自然散点和曲线种植方式,着力打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树种千挑万选,栽植精心呵护。据介绍,“千年秀林”建设过程中,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业队伍为主,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选用白蜡、国槐、银杏、元宝枫等乡土树种,确保成活率。新区设立以来,已造林47万亩,增添了2000多万棵健康的“绿色小主人”。
除此之外,智慧科技也贯穿在这片“千年秀林”当中,为这片绿色带来更多灵动。与其他植树造林工程不同,雄安探索的是在平原地区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样式的近自然森林建设,并同步创建“数字森林”。地上每种一棵树,系统也会生成一棵虚拟树,从而组成“数字森林”,这也是“数字雄安”的组成部分。
“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专属二维码‘身份证’,包含苗木生长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我们在打造‘千年秀林’的过程中需扫描每棵树的二维码,再将苗木的基本信息录入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并采用RTK定位设备对苗木进行快速、准确定位,为后期整个‘千年秀林’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好基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展现蓝绿交织的生态雄安画卷
如今,随着“千年秀林”的建设和一批城市公园建成运营,雄安新区“三带、九片、多廊”的绿色空间骨架基本形成,“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林荫道100%覆盖”逐步呈现。
点缀一片青山,再激活一池春水。
近年来,雄安新区坚持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打造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整治、公园休憩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强化生态空间保护、提升绿色空间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低碳健康生活的需要。
南拒马河项目正是其中之一。作为郊野公园,南拒马河项目不仅是众多生物的生态走廊,也是具有滞洪纳涝和调蓄供水功能的天然容器,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
“项目涵盖水系开挖、绿化种植、园路广场、景观桥梁等内容,主要种植乔木43种,草花地被约246万平方米,水生植物约4万平方米。重点打造春秋两季植物风貌,春季以野草花为主要品种,呈现浪漫花海,秋季以林、草、田突出北方金秋的景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晴日暖风映绚丽,蓝绿交织满目新。雄安街头,大片丛林延伸至视线尽头,骑行爱好者穿行在鸟语花香的林带间,摄影爱好者捕捉着飞鸟身姿,展出了一幅“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如今,“未来之城”雄安已然呈现出别样的气质,展现出绿色低碳、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