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有637个大大小小的村庄,一扇扇造型各异的乡村宅院之门,凝聚成一道道记忆深深的风景。迈进去,一个个流淌着艰辛与幸福的家庭故事能让人泪眼潸潸;走出来,一份份带着憧憬与期待的渴望能让人感到燃烧的炽热。千年大计,雄安出发,一扇扇宅院之门全敞开;国家大事,建设雄安,一扇扇宅院之门藏进记忆。
采访时间:2020年11月
本期摘要:雄安新区安新县北六村村民杨福春讲述开办“渔耕记忆展览馆”的故事。
视频丨院中藏记忆 开门览沧桑
“过日子凭这些渔罾网罩,话乡愁忘不了石磨箩筐。”这副对联挂在雄安新区安新县北六村杨福春家院门两侧。推门进去,你会看到石磨、推车、铁锄、渔网等传统农耕、渔猎、生活工具,数量两千余件。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馆,名为“杨福春渔耕记忆展览馆”,临街而建,是杨福春利用自家庭院装修而成,免费对外开放。
杨福春渔耕记忆展览馆正门的大红对联。长城网记者霍少轩 摄
“这(对联)是展览馆正式开馆前,县城的一位好友赠与我的,可以说十分形象地把我这20年来的收藏经历做了个总结。”在展览馆门前,杨福春说起了自己的收藏初衷:“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童年记忆全跟农活有关,既种过地,也下过水捕鱼摸虾。那个时候没有玩具,农具、渔具就成了我的‘玩具’。逐渐地,我就对它们产生了感情,年龄越大,这种感情就越深。在我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就开始收藏这些传统工具,由少到多,慢慢地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走进展览馆,既有拉人的马车、捕鱼的木船、石磨、水车等大型器具,还有木锨、铁锄、渔叉渔网、大罩等工具,每一件都和农活儿息息相关。普通人或许会觉得这些物件又老又平淡无奇,但对于展览馆的主人杨福春来说,这些全都是“宝贝”。
杨福春收藏的渔网、鱼叉。长城网记者霍少轩 摄
“这些老物件现在都不好找了,它们都是白洋淀渔耕文化独特的记忆,代表着白洋淀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民俗文化。”杨福春说:“很多东西原来我都用过,也喜欢。把它们收集起来,能有一个回忆过去的感觉。现在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传统工具逐渐远离了现代生活,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留住它们就是留住历史,留住乡愁,留住自己的根。”
最开始,杨福春主要是在安新县范围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生产生活用具,后来经朋友介绍,寻找范围扩大到了山东、山西等十几个省份,藏品范围也扩大到传统民俗用品、交通工具等。“从2005年开始,无论出差还是旅行,我每到一个新地方首先就要收集农具,如今至少也得收藏了30多种,大概500多件了。”杨福春满是自豪。
杨福春纪念馆内的微缩捕鱼“迷魂阵”。长城网记者霍少轩 摄
除了田地里的农具,杨福春还收集一大批白洋淀里的“宝贝”,尤其是在院里自制了一套缩小版的捕鱼“迷魂阵”,用芦苇杆绑扎而成,惟妙惟肖地向外人展示白洋淀水乡居民的捕鱼智慧。
“北六村东邻烧车淀,早年间我们抓鱼的时候就会这么摆‘阵’,用芦苇围起一大片水域,出口处摆上一种用芦苇编织,叫做‘密封’的渔具,鱼在迷魂阵里转迷糊了,就会钻到‘密封’里,这一进去可就出不来了……” 杨福春讲得头头是道。
杨福春介绍,白洋淀的捕捞业很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渔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掌握了鱼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活动规律,创造出不同的渔具和捕鱼方法,渔具大致分为网、楠、钩、卡、罩、篮、篓、叉、密封、箔旋、拉绠、响板等,捕鱼方式多达70余种。
“这个像筐一样的捕鱼工具叫‘花罩’,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把水搅浑,一人一个‘花罩’扣在水里,不一会就能在‘花罩’里摸到两三斤鱼。”回忆起儿时捕鱼情景,杨福春兴奋地说。
杨福春收藏的农具。长城网记者霍少轩 摄
“这都是咱们白洋淀人自己的生活。在‘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中,白洋淀人民就地取材制作出一些相对实用的工具,创造了灿烂辉煌又极富地域特征的渔猎农耕文化。”在杨福春看来,他的藏品不仅仅是人们的农活工具,也讲述着白洋淀的故事,寄托着人们的旧时记忆。
2017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更让杨福春激动不已。“新区设立以前,我就想开一个展览馆,让我们这岁数的人有一个回忆过去的地儿,让外来的人可以了解我们白洋淀的风土人情。”杨福春说:“如今新区设立了,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很快就向镇村领导以及驻村工作组表达了这个想法,不仅镇里支持,县里也特别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福春鱼耕记忆展览馆’顺利开馆。”
杨福春(右)作为征迁安置工作的志愿者,在南河村收集与乡愁有关的物件。长城网记者霍少轩 摄
展览馆门前的街道呈南北走向,向北通往容城、雄县,向南通往安新县城,也是由于新区的设立,这条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远超从前。“也经常会有一些外地游客,要么是慕名而来,要么就是路过临时起意。不管是哪一种,我都欢迎,这里的大门永远敞开。”杨福春说。
目前,杨福春除了做好展览馆的接待、解说、维护等日常工作,还在参与征迁村和乡愁有关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将来有机会,我要开一家更大、更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的展览馆,把所有藏品都放进去,让更多的人从展品中追溯历史,品读文化。给雄安这座千年之城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和乡愁记忆。”这是杨福春最大的愿望。
历史不会关门而去,打开杨福春庭院展览馆的大门,你会发现曾经的记忆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