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雄安讯(记者 王渊)他生长在白洋淀畔,在外经商拼搏的20年中,牵挂家乡的情结越发浓厚;他从一个小商贩做起,历经市场磨砺,终于成为一家现代化企业的经营者;他心怀行业的健康发展梦想,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成为了一名商会的领导者。他就是北京市水产业商会监事长、北京晶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贺学。记者日前采访了他。
北京市水产业商会监事长、北京晶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贺学。资料图
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们在京的白洋淀水产人是如何做的?
张贺学: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骤然紧张。1月29日下午3点,我在朋友圈发起“众志成城 驰援孝感”紧急募捐倡议,到31日中午12点,就筹得善款20万元,有181家单位和个人踊跃捐款。其中,大多数是在京的安新人。危难时刻显示出白洋淀人的情怀与奉献。
这次捐款期间,我曾写了小诗一首。其中有这样几句:微信群里的捐款,即将结束;我们的爱心,却刚刚启程;只要有温暖,就一定能驱走寒冬;只要有爱,就会架起希望的彩虹……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为家乡安新县捐赠了84消毒液1000斤、医用手套1000副,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尽了一份白洋淀人的义务与责任。
记者:这次新发地发生疫情后,你们是如何做的?
张贺学:这次新发地发生疫情后,水产商户有的确诊,有的疑似,有的隔离。有十几个安新人在这个区域受到感染确诊。但是,绝大多数安新人都服从当地组织安排,没有被感染。
我们公司旗下有4座冷库,其中一座距新发地3公里,关闭了将近一个月,库内冻品已经完成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我们还组织安排进行全面消杀,只等验收合格后即可营业。
在疫情发生的关键时刻,任何企业和个人只有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以大局为重,积极行动起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都会好起来。同时,此次疫情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作为协会组织要引导会员加强学习,增强自律意识,做一个服从组织、遵守纪律、有担当有责任的商户。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们商会的情况。
张贺学: 北京市水产业商会是2008年4月份成立的。我是第一届会长助理、副秘书长。商会是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下属的水产行业会员组织,发挥着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水产业商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商会有将近400家会员,安新籍占70%。他们主要在北京市8大批发市场,在新发地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大多数的公司主要在西南郊批发市场,都是有实力的从事冷冻肉类水产品批发的经销商。商会注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会员素质,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多次被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先进商会。在第二届商会换届时,我当选为监事长。
记者:请谈谈你的经历和企业的情况。
张贺学: 改革开放后,数千名从事水产的人走出白洋淀,进入全国各个市场。
1990年初,20多岁的我也“闯”进了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西三环附近的村里租房子、印名片、打印水产报价单,天天骑辆自行车找饭店、酒家、食堂。最初的几年,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我都转到过。
到了1994年,我终于在南三环的西南郊批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开始了冻品批发经营。那个年代正是水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只要你诚信经营、脚踏实地做生意,就没有不发达的。因此,也成就了一大批敢闯市场、不辞辛苦的白洋淀人。如今,在北京乃至各省大中城市的水产市场里,都能见到白洋淀人的身影。
2007年春天。我开始投资冷链物流行业,在北京先后投资建设、运营管理7座冷库,冷库储存量达到12万吨。为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2011年4月份,我成立了北京晶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先后在河南、黑龙江、张家口投资建设冷链企业。目前,公司运营良好。
记者:面对“未来之城”雄安的建设和发展,你有何打算?
张贺学: 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白洋淀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关心着家乡的建设,想着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比如,村里乡里修桥修路、维修校舍等,我们这些水产人总是踊跃参与、无私奉献。
面对雄安新区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也在寻找商机,积极筹划,比如,在雄安新区周边县市建立净菜加工厂、蔬菜直通车,建立冷库供应基地,打造智慧冷链物流,为新区提供冷冻食品,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倾力尽到一份责任和义务。
总之,我们期盼着一个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展示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城”雄安,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昂扬奋进,稳扎稳打,尽快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