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
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区和创新驱动发展区。如今的雄安,“千年秀林”绿树成荫,白洋淀生态修复稳步推进,一批公园绿地“抢先”建成,三县环境显著提升,市民绿色低碳出行……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今天,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走进这座绿色生态宜居的未来之城。
未建城,先植绿。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启动“千年秀林”植树造林项目,至今已累计造林45.4万亩,很多造林斑块从最初的光秃秃幼苗,已经成为郁郁葱葱的风景林。图为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杨亚文 摄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一体推进,持续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白洋淀水质从2017年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图为白洋淀河道清淤工程。陈世豪 摄
雄安新区白洋淀码头2021年5月提升改造完工,焕然一新。白洋淀码头建筑达到绿建三星标准。陈世豪 摄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是一个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宜居宜业、协调融合、绿色智能的综合性功能区。容东片区不仅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还构建了“组团—社区—邻里”三级绿地公园体系,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为居民营造“园在城中”的绿色生活环境,让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陈世豪 摄
根据规划,雄安将推进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图为正在行驶中的雄安行电动公交车。陈世豪 摄
雄安新区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存量处理全量化、建设过程无废化、新区发展无废化”建设,率先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体系,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图为容东片区的居民正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陈世豪 摄
居民扫码骑行共享单车,为实现雄安新区“90/80”绿色出行目标尽一份力。人民网 宋烨文 摄
为助力雄安新区打造绿色宜居之城,2020年12月12日,雄安新区容城县在罗萨大街打造“漫生活”街区。图为市民在雄安“漫生活”街区休闲娱乐。陈世豪 摄
悦容公园、雄安郊野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迎曦湖公园……如今的雄安新区高颜值的公园越来越多,成为新区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图为市民在悦容公园内游玩。陈世豪 摄
如今的雄安新区高颜值的公园越来越多,成为新区百姓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图为雄县天鹅湖公园。雄县宣传部供图
绿色、宜居的雄安街头。陈世豪 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伊街坊”处处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巷口有用废弃水管焊接的门牌,用红、黄、绿的颜色标识当天PM2.5的浓度;地上铺设透水砖,雨水能自然下渗;两侧预留的泥地既是排水沟又是花槽,种上蔷薇、冬青等植物,到处绿意盎然。陈世豪 摄
新建绿色建筑2360万平方米 世界地球日一起寻绿雄安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广绿色建筑。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开展节能住宅建设和改造。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三星”是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最高等级。
雄安新区设立5年来,一直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定位,聚焦“双碳”目标,全方位推动建筑领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雄安累计开工新建建筑面积2360万平方米,全部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约20%。
在雄安,哪些是绿色建筑?绿色又体现在哪里?第53个世界地球日之际,人民雄安网做了梳理,带你一起去看看雄安为保护地球做的“投资”。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图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人民网 李兆民 摄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担负着临时办公、规划展示、政务服务、会议接待等功能。该项目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建筑创新性采用全装配式、集成化的箱式模块建造体系+钢框架结构,装配化率90%。同时,设计将建筑架空在场地之上,低凹处自然形成雨水花园,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
图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人民网 李兆民 摄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功能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园区全部建筑实现高品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办公及公寓中两栋建筑为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据统计,项目年节约用电共计11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340吨,减少10870吨二氧化碳排放,加上项目本身的乔木和灌木等绿植贡献,相当于22000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换算成草坪,可覆盖项目80%的场地。
雄安站
图为雄安站。任双欢 摄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2020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
雄安站候车大厅为国内首例铁路客站清水混凝土候车大厅,体现了“建构一体”的绿色建筑理念。同时,候车厅内打造新型预制站台吸音墙板,在预制混凝土墙板空腔中增加吸音玻璃丝绵,并在轨道侧预留吸音孔,降低噪音,有效改善了候车环境。
此外,雄安站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在屋顶设置光伏发电系统,4.2万平方米的光伏板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减少4500吨二氧化碳排放。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人民网 李兆民 摄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项目是国内首创的景观化隐蔽式城市计算中心,实现了数据中心机房和常规区域双超低能耗。
项目结合建筑空间特点和余热优势开展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能源系统设计,打造高效、低碳的雄安智慧大脑。同时,利用建筑位于悦容公园的西入口的下凹地形,通过高差形成的高起微地形和外设储水仓提升防汛应急空间,确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数据安全。
雄安郊野公园雄安主场馆
图为雄安郊野公园雄安主场馆。人民网 李兆民 摄
雄安郊野公园雄安主场馆占地面积约71亩,采用覆土建筑形式,将建筑埋藏在土丘以下,不仅减少了建筑外立面对郊野公园自然景色的干扰,还减少了堆山所需的土方量,使建筑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从源头遵从绿色的发展理念。
项目屋面为实土绿化与固化纤维土结合的种植屋面,当屋面坡度大于25度时,屋面覆土采用固化纤维土,以保证不被雨水冲刷流失。
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
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国网雄安供电公司供图
剧村变电站是雄安新区首个投入使用的220千伏变电站。在剧村变电站内,融合建设了智慧充电站、光伏电站、5G基站、北斗地基增强站、综合能源及智慧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还建有使用变电站余热升温的游泳池等。
其中,光储零碳能源微系统作为站点的微网示范应用,包含54千瓦的屋顶光伏、20千瓦的微储能,并与低压直流生态系统相连接,实现了清洁能源100%接入和消纳,为站内地下照明、5G基站、北斗授时、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可靠供电。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
图为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雄安集团供图
雄安新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是绿色零排的“无废工厂”,车间采用全封闭生产、集中除尘、新能源车辆运输、地源热制冷取暖等国内最新设备及工艺,降低 30%以上的能耗和60%以上的碳排放量,保证固废、废气、污水真正实现“零排放”。
雄安容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
图为雄安新区容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国网雄安供电公司供图
雄安新区容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为雄安首个近零碳的清洁化楼宇,目前已正式启用。
该中心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发电地砖的光伏装机规模,构建“光储直柔”系统,年平均发电量20.5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5.5吨,减少碳排放166吨。
此外,该中心搭建了基于BIM的数字化楼宇智慧运维管控系统,覆盖全楼千余个感知设备,可以实现对楼宇的能耗监测、碳排放分析,及时提供能耗调优策略。
雄安设计中心
图为雄安设计中心。人民网 李兆民 摄
雄安设计中心是为先期进入雄安的设计机构提供的临时办公场所与交流空间。
该项目利用原澳森制衣厂生产主楼改造而成,将原建筑主体结构100%保留下来,节省了近4万立方米的土建拆除与建设量。同时减少用能空间,将半室外檐廊与办公走廊定义为非空调房间,减少2956平方米能耗面积,每年可节约23.64万千瓦时用电量。
不仅如此,项目还通过一体化光伏板吸收阳光产生的电能,将海绵调蓄后收集的雨水进行提升,用于景观浇灌,植物释放氧气往复自然循环。经实测,2019年光伏屋面板全年产电能7.88万千瓦时,雨水回收系统年回收量188.4吨,实现景观灌溉用水22.9%的补充。
雄县三中
图为雄县三中。雄县宣传部供图
雄县三中是河北省第一所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中学项目。校园建筑采用框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外墙选用新型珍珠岩和保温板一体结构,内墙为成型的ALC条形板,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符合新区发展的整体理念和要求。
此外,雄县三中教学楼、风雨操场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结构,装配率为30%。校园还布置了银杏大道,学习中心楼顶建有天空欢乐农场,种植了花草和菜园,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农业实践的同时可获取相关知识。
白洋淀码头
图为白洋淀码头。人民网 李兆民 摄
2021年5月,雄安新区白洋淀码头提升改造完工,焕然一新。
白洋淀码头建筑为钢结构、木结构,达到绿建三星标准。项目设计既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精华,又充分呼应当地文化特点,融入了芦苇、船屋等元素。
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
图为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人民网 宋烨文 摄
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大部分为覆土式设计,真正实现去工厂化,打造花园式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