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长城网雄安频道

当前位置: 雄安快讯

用激情浓墨撰写雄安最美华章
——对话雄安新区民间文化学者张运生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渊
2019-07-02 10:28:00
分享:

  长城网雄安讯(记者 王渊)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从教33年来,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他是一名雄安民间文化学者,几十年来,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变成文学作品与大家分享。他就是雄安新区民间文化学者、容城县南阳中学教师张运生。日前,记者采访了张运生。

张运生。

  记者:请你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张运生:我出生在容城县一个小村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落榜以后,本打算报名参军,因为我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军旅记者。这缘于我从小就特别爱看一些军事题材的电影和小说,很想到部队的大熔炉里去锻炼一下,也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但是,那年去县里体检没有通过。当时,在乡里工作的父亲就说,乡中学现在缺一名代课老师,要不你先去试试,你可以一边代课一边复习功课再考大学。可谁知这一走上讲台,我就与教育结缘,从代课老师干到民办老师,从民办老师转为国办老师。即使是当班主任工作繁忙的时候,我也在坚持写作。从每天写一些教学感悟、点滴体会,到尝试写一些文学作品。期间,我也试探着给一些报纸和杂志投过稿,但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一路走来,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觉已是匆匆而过。

  记者:你在做教师的同时,如何兼顾民间文学的创作?

  张运生:我原来工作的中学就是容城县晾马台遗址的所在地(现在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走访附近的村民,了解了关于晾马台大寺、千年古柏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我就编写了一些关于杨六郎的小故事、快板书等等。许多人很是喜欢我写的作品,也更激发了我写作的信心与激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被调到容城县南阳中学工作。每天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处理学校的日常工作,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停止写作。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灵的宣泄和放松,这期间粗略统计,我也有上千首诗歌作品了,有些作品还刊发在各种报刊上。

  从2010年开始,学校改为全寄宿制学校。我们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管理。没办法,这段时间,我就把写作的时间放到了晚上。这期间,容城县文联创办的一个刊物《容城文苑》,由于没有稿酬,所以稿件来源很少。我的作品质量不算上乘,但大多都是紧扣时代脉搏,而且乡土气息比较浓厚,所以屡屡见诸报端,现在回忆那时的情况,也算是自己写作的一种历练吧。期间,我的两篇作品还被收录到《容城县志》和《中国民间故事集容城卷》里面,我感到很是欣慰。

  记者:你在雄安新区设立后都创作了哪些作品?

  张运生: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在我的家乡落地生根。我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我感觉,要建设好雄安新区,雄安的文脉也要更好地延续下去。作为一个文化人,只有时刻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写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的一首抒情诗《美丽的雄安我的家》在容城宣传公众号首发后,陆续又被多家媒体转载。为服务新区规划和建设,我创作了许多曲艺新段,如西河大鼓、快板书、河北梆子新唱、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通过这些很接地气的节目,再加上演员们的真情表演,既达到了宣传效果,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因此也受到了宣传部门表彰和鼓励,并有幸参加了新区组织推荐的“燕赵文化名人”评选活动。

  2018年,由我创作、由著名西河大鼓“非遗”传承人王凤仙老师表演的西河大鼓节目《金风送爽》在京津冀鼓曲大赛中,荣获优秀原创作品奖。我创作的快板书《雄安赞》荣获新区征文曲艺类二等奖。

  记者:你日常都参加那些社会实践活动?

  张运生:我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党的十九大文艺宣传公益演出活动、容和志愿服务队志愿活动和雄安作家看雄安的文化采风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我都创作一些作品。现在,我已用自己的美篇和公众号陆续发表了数百篇游记、散文、诗歌等作品。我的美篇作品《雄安有个“壮士”村》《追记北后台战斗》《一张泛黄的立功喜报》等文章的点击量都达到万余次。随着上刊作品数量较多,2018年,学校安排由我主编了一本校本教材《诗歌文韵》,里面收录了我近年来创作的诗歌、散文、民间故事、曲艺新段、游记等作品大概50余篇。该书现在已被确定为南阳中学的校本教材,由我亲自为学生们授课。学生们和许多家长都反映良好。目前,我除了兼任雄安容城作家协会的理事外,还被凤凰网“凤翼雄安”栏目聘为特约撰稿人,被雄县“鼓书茶艺协会”聘任为文学顾问。

  记者:伴随着新区的建设发展,未来你有何打算或设想?

  张运生:“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既然我们生逢雄安新区这个伟大的时代,虽然自己是一个已过天命之年的“老朽”,但依然工作激情高涨。“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新时代的文艺人,我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雄安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所以,我觉得手中的笔一刻也不能停歇。我要积极投身生活,献身生活,发现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为我们的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今年,我也有幸参加了容城三贤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写出了一些有关容城“三贤”的学术文章。现在,我正计划以雄安人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部以雄安新区抗日战争时期大清河两岸人民保卫家园,勇斗敌寇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小说《清河风云》(暂名),现在初稿已基本完成。

关键词:雄安新区,文化责任编辑:霍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