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雄安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雄安

跨越百年,让老照片带你回望雄安过去的故事

来源: 雄安见闻 作者: 2018-04-23 21:03:00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环绕白洋淀水域。白洋淀一直有着“华北明珠”的美誉,这里也曾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孕育出的“荷花淀派”、“雁翎队”、《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白洋淀诗派等文学现象或作品也享名国内外。雄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雄安旧照你都见过吗?来看!

  ▲上世纪90年代,在河北雄县发现了北宋时期的军事建筑设施,建筑年代约在宋太宗至宋真宗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图为在雄县城东一公里处有一座高三丈的高土台,相传为六郎点将台,台下为地道入口。

  ▲白洋淀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过一段抗战传奇。白洋淀距离卢沟桥120公里,1937年7月7日,当卢沟桥的枪炮声响起的时候,白洋淀人正在过着平静的生活,炮声引起了他们的警惕。这是白洋淀雁翎队的老照片。

  ▲1939年2月,日军攻陷新安县城,在城里张贴“王道乐土”的标语。日军发现渔民手里有不少打水禽的土枪土炮,要求水区百姓献铜献铁,这激怒了白洋淀人民。共产党号召大家武装起来,保卫家乡。于是白洋淀的渔猎户们组织起了抗日武装雁翎队。

  ▲白洋淀是黄金运输航道,伪满铁株式会社的船只通过这条水道把大量军用物资从天津往西运到保定。雁翎队队员们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和荷花淀里打击日本侵略军,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打野鸭用的“大抬杆”土枪。图为雁翎队员们整装待发,迎击来犯的日军。

  ▲冬季,日军乘白洋淀湖结冰时,向雁翎队围攻,战士们以积冰为掩体,向敌人猛烈还击。

  ▲1942年到1945年间,八路军摄影师石少华曾先后六进白洋淀,随同雁翎队南征北战,把游击队与敌斗争的瞬间一一摄下。图为雁翎队的“土坦克手”。

  ▲安新县赵庄子村农民赵波,是当年“雁翎队”队长,故事影片《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子原型之一。赵波如此描述当年自己加入雁翎队的原因:你当雁翎队也得死,你不当雁翎队也得死,只有那个年代的青年,拿起枪来跟他干,左右是一个死呗,立着死比躺着死强。

  ▲新中国成立以后,渔民们开始在渔乡各村安家落户,但也以渔为生。(1953年)

  ▲渔农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用大罩捕鱼。 (1953年)

  ▲白洋淀盛产菱角。采摘菱角是个辛苦活儿,船慢慢在水上行走,采菱人迅速从水里捞起。(1953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附近的少年儿童们经常到白洋淀度过假日。“沉着点!别慌。”这是1955年,大张庄小学的少先队员在过去他们父兄打鬼子的白洋淀上用火枪打野鸭。

  ▲鲜鱼是白洋淀的盛产品,就是冬季也可以捕捞。捕到的鲜鱼除了进行饲养以外,大部分都可供应城市人民的需要。(1959年)

  ▲杨庄子生产队的妇女们利用晚间编织捕鱼需要用的鱼娄。(1959年)

  ▲白洋淀所产芦苇质地优良,是华北最大的芦苇产区。(1959年)

  ▲采蒲台是水淀中央的一个小村庄。采蒲台的苇席是闻名全国的,这里的妇女都会编织苇席。(1959年)

  ▲初冬的白洋淀。

  ▲白洋淀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组建了捕鱼专业队(1960年)

  ▲1959年冬天,白洋淀人民公社的捕鱼专业队在冰上捕鱼。

  ▲白洋淀人民公社社员正在白洋淀上用冰下拉网的方法捕鱼。

  ▲白洋淀人民公社的鸭群。

  ▲在散发着芳香的荷池藕塘旁边,妇女在采摘莲藕。(1960年)

  ▲每当生产间隙,举办多种多样的船头赛诗会和其他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渔民、干部、炊事员、保育员和小学生都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参加者。(1960年)

  ▲白洋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1960年)

  ▲1960年12月,白洋淀公社社员利用河水冰封的有利条件,大搞冰上运输。图为冰上运输队的社员正在用冰床运送杂货。

  ▲1961年10月,白洋淀圈头公社的女社员正在采菱角和鸡头米。

  ▲1965年8月,大张庄的老雁翎队的儿女们在劳动之余,加强练兵活动,图为大张庄生产大队队员正在水上进行对空实弹射击。

  ▲1965年8月16日,大张庄生产大队水上雁翎队在练兵,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的老游击队员、安新县武装部部长金辑武在给他们上射击课。

  ▲1974年12月,安新县王家寨公社寨南大队民兵在白洋淀上。

  白洋淀一九八八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天气日趋干旱,白洋淀区140余个大小湖泊全部干涸。直到1988年,降雨量增加,淀区再度蓄水。

  ▲1988年,白洋淀刚走出枯水期,又恢复了水乡特色。

  ▲夏天,是白洋淀的孩子们疯长疯晒纵情戏水的好时光。

  ▲还不会水的孩子,背上绑上塑料桶,泡沫板,游泳圈之类。

  ▲再小的孩子,大人也会带着在淀里练习。

  ▲白洋淀的孩子,童年的记忆里都与水有关。瞧,可爱的小水手们!

  ▲淀里的孩子上下学,靠的是水乡的摆渡。

  ▲去县城,要先要坐船,到了陆上再骑自行车。

  ▲串亲戚,坐着船去!

  ▲妈妈在大铁锅上烙的饼,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到了秋天,白洋淀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到了那时候,村庄就会和苇融合一体。

  ▲在白洋淀,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忙着编席的场面到处都是。

  ▲编席的第一道工序是破苇眉子。这也是编席的准备工作。女人们手拿一个破苇的“串子”,每一棵苇子穿过,都变成了三匹扁扁的眉子。

  ▲编席的第二道工序就是用石碾(白洋淀人叫碌碡)把经过浸泡的眉子轧成扁扁的绵绵的苇坯子。这类活儿男人干的比较多。

  ▲编席主要是女人们的工作。席民们多以家里有一个编席的女儿为荣。

  ▲当时,编一领席在当时的手工费约2元左右,一个编席能手一天编五六领,也算是不少的收入了。一个能干的女孩子,一个夏天不但能赚出自己的嫁妆,还能给家里留些贴补。

  ▲天黑下来的时候,要把一天的收获打捆,装运。

  ▲然后运到安新或赵北口的岸上。

  ▲苇席堆成了山一样高,孩子们爬,跳,戏耍。一片收获喜悦。

  ▲有时为个好价钱,女人们还到安新或古鄚州的集上去卖,谈起价钱来,绝对一把好手。

  过去的白洋淀回不去了,但我们相信未来的雄安会更美,为新区点赞!

关键词:雄安,白洋淀
责任编辑:尹智
推荐阅读

领导关怀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